您的位置: 首页 >医院动态

医院动态

【小儿推拿】脾胃系病症—— 厌食

发布日期:2023-09-13 浏览量:396 次

  患儿曲XX,女,6岁,因“厌食伴腹痛9天”来我院就诊,儿科中医师王晓玲通过询问病史得知,患儿大便干结,2-3日/次,伴腹痛,偶有恶心,伴口干多饮而不喜进食。经中医望闻问切,发现患儿体型偏瘦,腹胀,舌苔呈地图舌,舌质偏红,脉细。中医病名诊断为“厌食”。

  综合患儿症状分析

  中医认为,胃为水谷之海,十二经皆禀赋于胃,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。胃为阳腑,体阳而用阴。胃阴为胃之清津,是阴液之本。胃阴不足则水谷少入,津液无由化生,阴伤则液乏,致舌质偏红,苔见地图舌,大便干结,口干多饮。脾胃属于中焦,是气血生化之源,脾胃运化不畅,导致腹胀,气血运行停滞,不通则痛,出现腹痛,后期逐渐出现食欲减退、纳食不佳。

  中医辨证:脾胃阴虚。

  治法:滋脾养胃。

  结合患儿病情给予

  中医外治法治疗

  小儿推拿治疗

  补脾经、点揉足三里:健脾和胃助运化、增进饮食,促气血化生

  清胃经:清胃泻中焦之热,化腐浊

  揉板门、四横纹:开启“脾胃之门”升清降浊,去胀除满

  运内八卦:宽胸理气,和胃降逆,加强板门、四横纹的消导之力

  分手阴阳揉二马:滋阴清热,平衡阴阳

  配合腹部操作,拿肚角等缓解患儿腹痛症状。

  1.穴位贴敷:

  自制方健脾消食散贴敷于神阙、中脘、足三里。

  2.拔罐疗法:闪罐、脾胃俞留罐

  三次治疗后,舌苔发生明显变化,腹痛次数减少,清胃经改成补胃经继续推拿、穴位贴敷治疗,持续6次后舌苔已恢复正常,患儿自诉无腹痛,食量大增,嘱其家长虽食量增加,注意节制,不可过多饮食,停止穴位贴敷疗法,小儿推拿改为一周三次进行,共两周结束治疗。

  “厌食”相关小知识

  1.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,根据不同年龄给予营养丰富、易于消化、品种多样的食物。

  2.纠正不良饮食习惯,做到“乳贵有时,食贵有节”不挑食、偏食,不强迫进食,饮食定时适量,荤素搭配,少食肥甘厚味、生冷坚硬不易消化食物,鼓励多食蔬菜及粗粮,勿随便服用补品补药。

  3.遵照“胃以喜为补”原则,先从小儿喜欢的食物着手诱导开胃,待其食欲增进后,再逐步按营养需要给予食物。

  4.培养小儿健康饮食习惯。